研究方向 
 
 
 
当前位置: 首页>>实验室概况>>研究方向
研究方向和主要内容

1、研究方向与主要研究内容

1低碳胶凝材料

本方向致力于胶凝材料生产制备过程中的节能减排,紧密契合我国双碳发展战略。深入开展胶凝材料宏观性能与原材料化学活性、物理特性之间本构关系的基本理论研究,以降低水泥熟料用量、提升粉体材料活性、调整胶凝材料体系颗粒级配为主要技术途径,广泛利用粉煤灰、煤矸石、钢渣、建筑垃圾等地域性固废资源,开发低熟料水泥、高效助磨剂、化学激发胶凝材料等产品的制备与成套应用技术,不断推进低碳胶凝材料在土木工程、危废处置、矿井充填等工程领域的应用。

2固废建材资源化

本研究方向直接与工业废渣高技术开发这一国际前沿课题相接轨,依托国家资源循环发展战略,以全生命周期下材料绿色化为研究特色,着重解决区域性工业废渣的再生利用、建筑材料生态化可持续发展中的关键性问题。本方向基于废弃资源多元材料体系的构建理论,形成以再生混凝土、工业废渣建材制品、生物质建筑材料、硅藻土基建筑材料、铁尾矿代砂、钢渣骨料沥青混凝土为代表的系列高性能建筑材料制备及应用技术,实现城市、工业、农业产生的固体废弃物及地域性低品位资源的高效利用。

3固碳建筑材料

本研究方向致力于利用碱性大宗工业固废和建筑固废进行碳捕集并实现建材资源化的基础理论和关键技术研究。以材料制备过程中地域性资源高效再生利用生产过程中吸收二氧化碳、低能耗碳化固废产品环境友好为材料研发原则,形成了两个研究重点。一是研究辽宁省典型固废中不同碱性单矿物的固碳特性、碳化产物的微观结构及维纳力学性能、碳化产物的调控机制及其对碳化产品宏观性能的影响,为固碳建筑材料的研发提供理论基础;二是针对上述工业固废生产固碳建筑材料的关键技术研究,基于大宗固废吸收二氧化碳的理论研究基础根据不同产品的特性及要求优化材料配比,优化预处理工艺及碳化工艺,生产出性能良好系列产品。

4建筑节能材料

本学科方向与建筑业发展持续推进建筑节能的重点工作目标相契合,围绕严寒条件下建筑节能特殊要求,运用材料表面与界面、物理化学理论、先进制备技术及材料计算模拟方法等研究方法和技术手段,为材料微结构调控与性能优化提供理论支撑,重点开发适用于北方区域的高效节能关键材料制备与节能体系集成技术,形成以保温材料高性能化、储能建筑材料高效化、光电转换材料高效化和建筑节能技术集成化为特色的研究方向,推进建筑节能技术进步。

5绿色道路建筑材料

本方向紧密结合我国道路低碳绿色化的发展趋势,追踪道路建筑材料的前沿动态,针对我国道路建设面临的生态与环境保护问题,围绕基础设施建设节能减排、公路功能生态化以及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等开展研究。掌握我省道路建筑材料应用过程中所呈现的诸多特点,结合我省多种废弃物资源,系统研究道路建筑材料组成-结构-性能间关系,实现道路建筑材料组成和结构的调控及优化,构建绿色道路建筑材料理论体系与设计方法。推动新品种、新功能、新特性的绿色道路建筑材料应用,满足交通行业和社会对绿色道路建筑材料的要求,为我国交通行业节能减排与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保障。

2、代表性研究成果

本实验室研究团队长期以来一直从事建筑材料方面的研究,近年来,研究团队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辽宁省重点研发计划、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等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80余项;科研成果获得辽宁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华夏建设科学技术三等奖、行业协会科技进步一等奖等各类科技奖励6项,出版专著和教材10余部,获得国家授权发明专利100余项,多项成果鉴定为国际先进水平,具体情况见表1

1 研究团队所获得的部分研究成果

序号

成果名称

获奖名称

成果水平

年份

成果类别

1

基于矿物微观性质调控的低环境负荷沥青路面材料

中国建筑材料流通协会科学技术一等奖

国际先进

2021

科技获奖

2

金属构件腐蚀检测与智能防护关键技术

辽宁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国际先进

2021

科技获奖

3

煤矸石建材资源化利用关键技术及产业化

中国建筑材料流通协会科学技术二等奖

国际先进

2020

科技获奖

4

城镇重交通环境高耐久再生道路铺装材料开发与建造关键技术

华夏建设科学技术三等奖

国际先进

2020

科技获奖

5

高承载高耐久再生路面材料开发与应用成套关键技术

中国公路学会科学技术二等奖

国际先进

2019

科技获奖

6

高性能煤矸石建筑材料关键制备技术及产业化

华夏建设科学技术三等奖

国际先进

2018

科技获奖